50 09 47 05

微信订阅号“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

北京中医医院皮科聚友会QQ群

排名不分先后

禤国维教授    演讲题目:《中医皮 肤病学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

擅长 脱发病、痤疮、荨麻疹、红斑狼疮,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兼皮肤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中 医院皮肤病性病医疗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 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新中医杂志编委,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 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表文章及主持参与课题选录文章

1.中医药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SLE思路探讨,江苏中医药 ,2004,25(4):1-3(第一作者)

2.利用生物芯片技术研究SLE中 医证候的意义,中医药学刊, 2003,21(8):1221-1222(第一作者)

3.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统 34例疗效观察,新中 医,2003,35(6):20-21(第一作者)

4.广东汉族SLE患者HLA- DRDQDP基因多态性研究,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10(4):225-228(第一作者)5.中医药治疗瘢痕 疙瘩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学刊,2005, 3(9):1625-1626(第二作者)

6.脂溢性脱发的治疗研究进展,广东医学, 2005,26(9):1192- 1193(第二作者)

7.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皮肤科教学中 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教育,2005,3(8):49-50(第二作者)

8.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现状及评析 ,河南中医,2005,25 (4):79-80(第二作者)

9.清疱疹汤治疗带状疱疹60例临 床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21(1):98-99(第二作者)

10.消痤饮维胺酯胶囊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 ,中医药学刊, 2004,22(9):1717-1718(第二作者)

课题:

1.2000年,省部级,中药疣毒净抗尖锐湿疣复 发的机理研究

2.2001年,省部级,难治性毛发病综合疗法的 临床研究

3.2001年,厅局级,脱发综合治疗难治性毛发 病的研究

4.2002年,省部级,难治性毛发病综合疗法的 临床研究

5.2004年,省部级,消炎止痒霜的研究

徐宜厚   演讲题目:《寒淫皮肤病证治十 法》

徐宜厚,194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主任医师,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学术顾问。曾任中国 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曾从师于武汉名医单苍桂老巾医和北京名医赵炳南教授。

40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徐宜厚既主张精读古典医籍名著,又 坚持现代实验研究,进而促进 宏观的整体观与微观的量化观相结合,使中医学术更具有时代的特征。临床用药,强调贴切病症不拘一格,尤其对花类药、藤类药在皮肤病治疗的应用中颇多心得。主要著述 有《皮肤病中医诊疗学》、 《徐宜厚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中医皮肤病临床手册》、《结缔组织病中医治疗学》、《皮肤病针灸治疗学》等12本专著。1992年至今多次 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 英国和香港地区讲学。

王玉玺   演讲题目:《从“寒”论治皮肤 病的经验举隅》

王玉玺,男,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出生,1962年考入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 1975年至1976年黑龙江省离职西医学习中医班 学习。1978年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从师于中医外科及中西医结合外科名教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药 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黑龙 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疮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乳腺病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医40多年,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及皮肤科的医疗、教学、 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医 学理论扎实,擅长中医辨证论治,望诊仔细,问诊全面,辨证精细认真,诊断明确,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外治为辅,内治外治相结合,用药独特、疗效非常。对皮肤病、乳 房病、甲状腺病、周围血管 疾病及风湿病素有研究。对顽固性皮肤病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各种皮炎、紫癜、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脱发、手足癣、疑难皮肤病和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 、白塞氏病、扁平苔藓、鱼 鳞病、结节性痒疹等疗效显著,对乳腺增生、乳房肿块、乳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炎、脉管炎、静脉炎、特别是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多年来,注重于科研创新,拓展了中医“毒”邪理论的应用范围,成功的开放出治疗红斑狼 疮的“祛毒胶囊”,临床应 用疗效确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6篇,国外医学译文10余篇,出版《实用中医外科方剂大辞典》等专著7部,并担任我 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西 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副主编。1983年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 1984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一次, 1993年获黑龙江省中 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1994年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2007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一次,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 果三等奖一次。

李博鑑   演讲题目:《中医对皮肤科的贡 献》

   李博鑑,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 学院中医系, 1978年,考取中医研究院研究生;1980年毕业,获首批中医硕士学位,跟随朱仁康研究员从事对湿疹、皮炎、银屑病的研究。现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中 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秘书,北京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外科委员、康复委员。《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医古籍出版社特约编辑,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座 教授。

参加"克银方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其余参 加的科研课题分别多次获卫 生部、北京市、中医研究院级成果奖。

多年来发表个人专著《皮科便览》、《皮科易览》、等五部,与他人合著大型医学著作《中 国基本中成药》、《中医外 科学》等共70余部,个人发表论文"辨甲论治""辨发论治"等论文60余篇。与他人合 作发表论文10 余篇。

艾儒棣   演讲题目:《》

艾儒棣,成都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7年聘为副 教授,1992年任中医外科硕士生导师,确定了“中医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方向。1997年聘为教授,2003年任中医外科学 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四川省外 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四川中医》杂志编委、卫生部第四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专家 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外 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医外科学负责人,四川省首届 十大名中医候选人,成都中 医药大学首届名师。拥有良好医德,受到人们爱慕。

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及外籍学员的《中医外科学》《中医疮疡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 医外科药物学》的讲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及临床带教工作。 培养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5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8人。2005年获四川省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 50余篇,主编 著作、教材4,副主编5部,共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8本。其中《中医外科药物学》是国内第一本中医外科外用药 物实用教材,收集与整理了濒 临失传中医外科绝技如红升丹、白降丹、黑膏药的制作及传统中医外科的外用药制备,主编了《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获西北地区书籍评审一等奖)、《中西医临床外科 学,主编的《中医外皮科特 色制剂》一书即将出版。

曾于7080年代师承全国中医外科名家文琢之教授、罗禹田教 授,随师潜心学习 15年,整理出版了《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中医外科临证集要》。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个人临床心得,在外科领域提 出了“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见解,特别是对 免疫性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硬皮病及其它外科疑难杂证,通过扶正祛邪,重建平衡的治疗,不但缓解了病情,客观指标的检查也逐渐趋 于平稳,提高了病人的生存 质量。曾4次应邀赴美国、香港、台湾等地讲学。

教学不忘科研,近五年承担科研课题11项,任负责人6项,主 研5项,获省级 奖4项。现为国家重点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医学分典·外科总部》主编,省科委课题“狼疮颗粒剂型开发及实验研究”负责人,中科院生物所课题“黄精 乳膏的实验研究”的主研。 1976年将名老中医文琢之验方“消核散”申报为四川省教委课题及四川省科委科研课题(消核浸膏片的应用研究),该研究于 198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四等 奖,1983年转让给四川省中药厂,截至1999年收入统计为9700万。后将消核片扩大临床应用,于1994年获四川省教 委科研三等奖, 1985年因主研黄芪霜获成都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94年因主研氡冷泉矿泉水获成都市科技二等奖,2005年负责教 学改革研究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教研究主任,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 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新药审评委员,四川省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保健品协会顾问。《四川中医》杂志编委等职。以教学、临床、科研为主要任 务,临床工作的专长是:治 疗红斑狼疮、皮肤病、乳腺增生病、肿瘤、杂病,辨证论治,突出中医药特色,内外合治,颇多效验。曾设计、研究乳腺增生病药物“消核片”,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红斑狼疮的治疗已形成 l6号主方,治疗效果较好,临床验证主要指标ANA、抗SM抗体转阴率也逐步提高,远期生 存率提高,最长停药已达25年,仍健 康存活。著有《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中医外科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四川科学出版社 1991)等;公开发表论文约40余篇。

刘红霞 演讲题目:《拔罐治疗荨麻疹》《走罐治疗银屑病》

刘红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皮肤科主任,医务部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民族 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 导老师,皮肤病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特色疗法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 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 医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银屑病学组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银屑病学组委员新疆第六 届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乌鲁木齐市美容学会副会长,乌鲁木齐市医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新疆中医药》《新疆医学》等杂志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是银屑病等疑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皮肤病的治疗提出了“调理脾胃为重”的学术观点,临床上主张运用中医 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尤其是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可明 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深受患者和同行的赞誉。擅长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红斑狼疮、天疱疮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痤 疮、扁平疣、黄褐斑、斑秃 等损容性皮肤病运用中医内外治疗法治疗,疗效显著。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共19项。在研 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健 脾祛湿法治疗银屑病脾虚湿盛证的实验研究”;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走罐疗法为主的斑块型银屑病中医外治技术规范化研究”;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医 外治法治疗静止期银屑病临 床疗效研究”;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新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不同工艺肤癣洗剂治疗马拉色菌相关皮肤病的临床 随机对照双盲试验”;院内 课题毫火针治疗白癜风随机对照开放式优效性研究;消银2号洗方对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皮损CD4 CD8P-STAT3的影响; 2013年保留灌肠治疗急 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其中“双黄解毒乳膏的研制”2009获得新疆医学科技三等奖 ;“双黄解毒乳膏临床前研究”获2011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健脾解毒汤的实验室研究”获2011年新疆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编国家统编教材4部,出版专著《皮 炎湿疹的中医特色治疗》、 《皮肤病中医外治常用技法》2部。带教研究生24名,已毕业20名,均已成为各级医院皮肤科业务骨干。

20039月被评为“新疆医科大 学优秀十佳青年管理工作者” ; 2005年荣获“新疆医科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 “新疆医科大学先进女职工”;200512月被自治区卫生厅评为“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中先进个人 ”;  2007年荣获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和“全国医德标兵”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1 年荣获“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 理优秀工作者”,2011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2011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2年、 2013年被国家中管局 评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管理干部”。

李元文  演讲题目:《重度痤疮的中医药综合治 疗》

李元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

兼任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 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性病分 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副主委。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性科学》《中华中西医结合临床 杂志》等杂志编委。为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北京市整形美容协会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

主编皮肤性病专著《中医皮肤科临证必备》《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皮肤病 》《中医性学》《中医皮肤 科手册》等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外治法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课题等多项。获国家发 明专利1项,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22名。

李红毅  演讲题目:《挑法治疗皮肤病》

李红毅,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皮肤科专家禤国维教授。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现任广东 省中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 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外治学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常委。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 工作,主持课题 8项,参与课题5项,主持课题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29篇,主编论著2本, 副主编著作3本,擅长治疗痤疮 ,湿疹,结缔组织病,色素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等常见病和疑难疾病。

曲剑华  演讲题目:《陈彤云诊治损美性皮肤病 经验》

曲剑华,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兼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导 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陈彤云徒 弟。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家委员会外科分会副主任 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美容主诊医师水平测试试题开发专委会委员及美容中医组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分会委员及美容中医学 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中西 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医学美学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第五届编委,《中国美容医学》第六届特邀编委,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 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 普巡讲专家团巡讲专家。“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陈彤云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曾获北京市科协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鼓励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等。2003年获北 京市总工会 2002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12年当选为“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擅长治疗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 玫瑰痤疮等颜面损美性皮肤病;带状疱疹 ;瘙痒症;银屑病等。

李领娥  演讲题目:《中医经方在美容中的临床 应用》

李领娥,主任医师,教授,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重点专科皮肤科带头 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世界中医 药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常务理事;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外治专业组委员;全国首届中医药百名科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 医药文化科普宣讲团专家;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分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未完待续